响堂山——
响堂山石窟坐落在河北最南端的邯郸市,最初开凿于北齐,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山的雕塑艺术誉称为“北齐造像模式”。石窟在20世纪初遭到严重破坏,体积较小的佛像整体盗走,体积大佛像则头部大都被盗凿失去,不少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欧美等地。
▼北齐遗失的佛手
下图为响堂山石窟大佛右手掌,看到如此精美绝伦的巨大佛手掌,我们可以想象到佛像之伟岸与端庄。
北齐石佛手,右手,施无畏印,高52.1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佛手光洁圆润,造型优美,形象逼真,雕工细腻。
▼造型特点(下图均为遗失的北齐时期佛手掌)
佛手的塑造在北齐时期已达到至高水平。
佛像雕塑讲究圆润无骨,手亦然。由手部可见,佛教造像已超越形体结构的直接观感,而升华到了一种至高的意境层面。
这种超越的圆润造型可悟到佛家讲的“圆满”。
绘画性——佛手而言,它将中国画所讲究的线条融入其中。
手指手背呈弧形线条。
指尖微翘,动态优美而轻松。
▼其它地域
青州、河北修德寺等地北齐时期的佛手亦雕刻精美。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fsyf/1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