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芸香科、柑橘属、香橼的变种之一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佛手的果实状如人手,故名中带“手”。也许是因为长得神异,非同凡品,故而冠之以“佛”字。
古人很喜欢佛手,不仅因为它芳香可供赏玩,而且谐音“福寿”,是吉祥的象征,故而又被称为“福寿柑”。
新鲜佛手的样子
整株佛手的样子
中药佛手的样子
成长过程
作为中药材
以果实入药
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时采收
味辛、苦、酸
性温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归肝、脾、胃、肺经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6、《本草从新》:理上焦之气而止呕,进中州之食而健脾。
临床应用
方剂:
白术和中汤(《通俗伤寒论》)。中成药:
山海丹胶囊、乌军治胆片、胃苏颗粒、黄疸肝炎丸、升血调元汤。药膳食疗:
佛手南瓜鸡相关配伍
1、用于胸腹胀痛等症:
本品气味清香,药性平和,虽属辛苦而温之品,却无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经,对诸气滞均可应用,用治肺气郁滞胸闷及脾胃气滞,可配木香、枳壳等同用;用治肝气郁结及肝气犯胃之症,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2、用于痰多咳嗽:
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较弱,而兼理气宽胸之功,故对咳嗽日久痰多,而见胸膺闷痛者甚为适宜,可配橘络、丝瓜络、枇杷叶等同用。作为饮食
从淘宝得知,以佛手作为饮食的商品还真不少:
1、“佛手果”,零食。是果脯、凉果。
产地以潮州为主,价格大致30元/g。
2、佛手茶。是佛手的干丝。
产地以浙江金华为主,价格大致40元/80g。3、老香黄。果实腌制,潮汕凉果。
产地以潮州、汕头地区为主,约70元/g。
4、家常做法
在“下厨房”app查询过,佛手大多被作为茶、果脯,不太做菜品。——常见的是佛手瓜,但是佛手瓜与佛手不是一个东西,佛手瓜是葫芦科的。
网上说,佛手可以生吃、清炒,但这两种适合新鲜的果实。
干片,可以熬粥、煮汤、泡酒等。
作为观赏
在知道佛手是中药材之前,我以为佛手就是用来把玩的。
第一次见到晒佛手做玩物,是从郭德纲郭老师的微博里知道的。
(照片取自郭老师的微博)
整理这个资料,从淘宝才知道,原来作为观赏的佛手,还真有市场。
有玩干货的
有用鲜果当摆件、香薰的
有当盆景的
这个盆景,标价¥1,
这个一对插花,标价¥1,
这个盆景,标价¥5,
看的我目瞪口呆,不得不说,佛手一身是宝啊!!!
干脆我也在院子里养棵吧。
发自浙江金华种植基地的4年佛手大苗16.8元,8年多果的苗元,相对那些卖相好的观赏珍品,不贵。
查了一下生长环境……呃,崂山这边可能养不了哎
生长环境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
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广东多种植在海拔-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
产浙江的称兰佛手(主产地在兰溪县)
产福建的称闽佛手,
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
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
淘宝上的商品,鲜果大多标注产自浙江金华,切片有产自安徽、广东,凉果零食等大多来自福建。
从淘宝的店家介绍来看,目前国内佛手种植有专门的果园和盆栽基地,商业种植、加工、物流流程完整。作为中药的链条状况未知。
选购鉴别
鲜果挑选时,要区分好用途,有果色、果形等注意事项:
干片选购时,
一方面要注意是否是假货,如用蔬菜佛手瓜的切片冒充;
另一方面,真的佛手切片,要避免硫磺:
文献来源:
1、佛手,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fsyf/1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