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7日,厦门大学青选至永春分队前往永春县玉斗镇云台村内芳茶厂,与经营者何志江先生进行洽谈、品茶,学习摇青等制茶步骤,并到茶园实地考察,切身体验茶叶修剪,与内芳茶厂进行意向签约。
实践队合照签约留影
永春佛手,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柑,得名“佛手”。福建省永春县地处闽南山区,种植永春佛手已有多年的历史,在闽、粤、港澳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侨胞中负有盛名,而玉斗镇更是全国最大的佛手茶生产基地。年,福建省中医学院已研究证明永春佛手茶对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年,永春佛手茶被国家确认为“中国著名品牌”,并被授予“中国申奥第一茶”荣誉称号。
内芳茶厂位于永春县玉斗镇云台乡,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生态好、无污染,依靠自然降雨,水质优良,土壤呈酸性,以红壤、黄土为主。其生产的清香佛手在第十五届“闽茶杯”(秋季)乌龙茶评审中荣获金奖,经营者何志江先生曾获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暨两岸茶王(春)擂台赛“佛手茶王”荣誉称号。
永春佛手茶
下午两点半,实践队员们到达内芳茶厂的时候,茶厂正在进行“摇青”这一道工序。何志江先生介绍到,摇青是制好佛手茶的关键,在摇青的过程中实现走水和发酵,对最终茶香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摇青要掌握"循序渐进"原则,摇青时间由短渐长、发酵由轻渐重。佛手茶需要摇3遍,每摇完一遍,都需要将茶叶从茶笼中取出,在竹筛上均匀铺开,放置在室温20℃左右的凉房里纳凉一个小时。
实践队员体验摇青
走进会客室,实践队员们被数不尽的获奖证明和荣誉证书震撼到了。而何先生则淡然一笑,表示名利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何先生自年开始经营茶厂,二十年的坚守,背后也有着不寻常的故事。虽然在年被认证为“申奥第一茶”,但由于在宣传方面有所欠缺,永春佛手茶一直不温不火,这也导致了许多茶农放弃老本行,不再经营茶园。实践队员说:“何叔叔是一位真正爱茶、懂茶的人,他希望有一天永春佛手茶也能走出去,被更多人看到。因此,他选择了坚持,不仅是坚持不放弃,更重要的是坚持品质。”
获奖证明和荣誉证书
何志江先生介绍道,第二天凌晨三点他们便会开始炒茶。其茶厂的茶叶均为24小时之内采茶、出茶,以达到最优品质。何先生没有为利益所驱使,坚持纯天然、无污染生产,宁可减少产量,也绝不在质量上有所含糊。
实践队员们虽不是专业评茶员,但在品茶过程中,也品出了这里的茶的优质口感与独特韵味。
与何志江先生交流、共同品茶
下午四点,何志江先生要到茶山上修剪茶叶,实践队员们一同前往。茶叶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修剪的目的是使茶树有更好的树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何志江先生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尝试修剪茶叶。
前往茶园的路上(左)
何志江先生指导实践队员修剪茶叶(右)
何志江先生提到,永春佛手一般以三叶一芽采摘为标准,讲究采摘中开面,也就是顶上的芽叶微张开,相当于第二张叶子的三分之一。采中开面的茶叶,茶的内质最好,制出的茶味道最足,香醇浓厚,堪称佳品。何先生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茶叶的采摘全部以手工方式进行。
何志江先生讲解茶叶采摘标准佛手茶叶茶园风光
通过实地考察茶园,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何所谓“好山出好茶”。
“我们与何叔叔进行了一整天的交流,学习到了不少茶叶相关知识,如茶型、茶香、水融合度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茶王评比的三重标准……而通过在茶园的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我们才明白,小小的一杯茶,其中竟凝聚着这么多的心血。”实践队员感慨道。
永春佛手是永春的一张名片,然而,现在这张名片却在悄然黯淡。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经过一天的深入交谈和实地考察,青选至团队希望能在后续的日子里,将永春佛手带入大众视野,为乡村振兴、扶贫助农贡献自己的力量。
想要了解永春佛手吗(^_^)~扫描以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fsyf/1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