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手 > 佛手药效 > 正文 > 正文

走读泉州泉州茶业的前世今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4 16:48:23

4月21日,习近平到陕西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察看茶园种植情况,与现场茶农亲切交流。他说:“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做好茶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助推茶农脱贫奔小康

??????

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名茶种类丰富,茶区分布广阔,堪称世界之最。在众多茶区中,泉州颇为引人注目。追根溯源泉州产茶最早始于东晋,莲花峰上立的“莲花荼襟”石刻

是迄今为止福建省发现的最早茶事石刻

泉州产茶始于东晋,最早记载于南安丰州莲花峰石刻“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公元年)。《泉州市志》记载“南朝时,茶树从江苏引入福州,尔后经海路传到泉州及所属各地。”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禅必有茶。“唐代陆羽《茶经》载泉州等十一州,茶味极佳。”宋代的泉州各地已基本产茶,并将茶叶作为礼品相互赠送,及出售给各地茶商。“《宋史·太祖本纪》载乾德元年(公元年)十二月,泉州陈洪进遣使贡茶万计。”宋元时期,泉州茶叶与瓷器一起远销海外,元末,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布看到泉州“出口茶叶、瓷器创收缗”,“海上丝绸之路”又称“茶瓷之路”。

名山出名茶。

泉州清源山,产茶历史悠久,

南安石亭绿茶和清源茶皆与清源山有渊源。安溪茶始于唐代,公元年,安溪茶叶走向产业化宋元时期,泉州茶叶与瓷器一起远销西欧,故“海上丝绸之路”又称“茶瓷之路”。??????

1

南安石亭绿茶

南安石亭绿茶,最早记载于清源山脉南安丰州莲花峰石刻“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公元年),是我省最早关于茶的石刻,比陆羽《茶经》(公元年)著述要早年,是唐宋时期遗茶,清道光还御赐“上品莲花”之美称。年,石亭绿茶被中国农业部定为历史名茶,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用这种茶招待各国友人。该茶属炒青绿茶,具有“三绿三香”独特风格,可誉为“泉州龙井”,深受闽南地区百姓和海内外侨胞的喜爱。

(莲花荼襟)

目前,南安丰州镇桃源村石亭茶叶种植面积0多亩,茶叶年产量1万多斤,产值多万元。石亭绿茶的栽培、加工、销售还停留在个体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从厦门口岸出口的石亭绿茶多达多斤,但石亭绿茶出口目前已中断,主要通过携带、邮寄满足旅居国外的华侨对石亭绿茶需求。

2

清源茶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门外近郊,丰泽辖区。海拔约五百米,山虽不高,但长年云蒸霞蔚,厥土滋润,种茶历史悠久。相传,唐僧人释道昆于清源山龟岩洞(今赐恩岩)静修种茶“餐饮茶汤”。宋至和、嘉禾年间,蔡襄曾两度出任泉州知州,几次上清源山指导僧人及山民种茶。明孝宗弘治二年《八闽通志》载,“泉州府,茶,七县皆有,而晋江清源洞及南安一片瓦产者尤佳”。明许次纾《茶疏》载:“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亚匹”。谢肇淛《五杂俎》载“今茶品之上者,松罗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而吾闽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与角胜。”明万历陈懋仁的《泉南杂志》也载:“清源山茶,清翠芳馨,超轶天池之上。”清源洞至今尚存的《纪德碑》,为明万历年间何乔远所著,记录当时官府保护清源茶的史实。清源山上的“茶寮”村落,实为当年山户种茶时的居住地。清光绪年间进士黄抟扶首创清源种茶公司,制清源茶“宋树”,获得菲律宾嘉年华会金奖。20世纪70年代,清源茶获晋江地区茗茶第一名。80年代,清源茶产量已达二百担。

(清源山清源洞前保存完好的明代《纪德碑》)

为秉承清源千年茶史,年,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创建清源茗山生态茶果场(茗山茶村),复耕百年古茶园,引入茶树良种安溪铁观音、金观音,在保护和传承清源山茶制作技艺的同时,研究生产出清源古茶、清源红等系列产品,让清源茶重新焕发生机。“清源茶”具有原生态、纯有机,茶汤甘甜、醇滑并略带茶之真香、暖胃安神去脂、无需冷藏等特点。年、年“清源山茶制作技艺”分别列入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源山古茶树)

目前清源山茶园面积亩,年产量5.3吨,建成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茶生态观光旅游、茶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清源山茗山茶文化园。

3

安溪茶

安溪产茶始于唐,最早开发安溪的中原士人廖俨与隐居南安丰州的好友韩偓(公元-年)互访频繁,韩偓在《信笔》一诗中写道:“石崖采芝叟,乡俗摘茶歌”。唐末,安溪阆苑岩的岩宇大门上有一副茶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说明当时安溪不仅有产茶,而且质量好、价格高,五代初期安溪民间种茶已非常普遍。公元年,南唐设立清溪县后,县令詹敦仁以茶为立县之本,大力推广茶叶种植技术,为安溪茶叶产业化之发端。彼时,地方上“土有茶谷桑麻之出,地多麟麈禽鱼之产”。宋时,安溪焙茶工艺已普及民间,曾任吴越王钱俶(公元—年)部下20年的福州人黄夷简,在北宋统一中国时称疾隐居于清溪别业,曾作诗句“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建于宋咸平四年(公元1年)的安溪文庙,在文庙戟门两侧各有一幅砖雕,左侧一幅便是茶席,雕有书案茶具、花瓶香炉、牡丹梅花;右侧则雕有文房四宝、花篮酒具、蔬菜瓜果,可见当时安溪饮茶之讲究,已与行文饮酒并肩。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兴起后,安溪是泉州港对外贸易的生产基地之一,安溪的茶叶、瓷器、铁器等走水路从晋江西溪转运泉州港,走向世界。史料记载,宋代与安溪有贸易关系的国家有58个,遍及今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元代,伴随着泉州港的鼎盛,安溪茶叶出口量大增。明代,安溪人发明乌龙茶“半发酵”制作技术,安溪茶业步入大发展时期,明嘉靖版《安溪县志》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可见,明代中叶,安溪茶叶生产已遍布县域西部、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

中国茶界首位院士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说明,“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清雍乾年间,安溪西坪人发现并培育了铁观音,成为乌龙茶中名品;近代安溪人发明了短穗扦插繁殖技术,开创了茶树无性繁殖的先例,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先进、运用最广泛的茶树繁殖技术。

目前,安溪县有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其中铁观音面积约40万亩,年产量约4.3万吨),培育发展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国家级良种,有八马、三和等3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一、二、三产一体化庄园业态22家,全县已形成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机械、包装、印刷、交通物流为一体的茶产业,全县涉茶总产值亿元,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以.43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4年位居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茶叶类第一位。

日前,安溪县代县长吴毓舟

在直播间向广大网友推介安溪铁观音

助推安溪茶产业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泉州市县级两级

积极推进茶产业的发展

各地出台相关措施

在茶叶生产、采摘、管理、制作、销售等方面

均有较好的成效

??????茶叶生产情况

年,我市茶叶栽种面积79万亩,采摘面积为78.41万亩,全年毛茶产量8.71万吨。除鲤城,晋江,石狮外,泉州各县(市、区)均有产茶。

品种及分布情况

我市茶叶品种资源丰富,素有“茶树品种宝库”的美誉。据统计,现有茶树品种64个。我市国家级良种有:铁观音、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6个,省级良种有:佛手、杏仁、凤圆春等3个。经过推广良种种植和低产茶园改造,我市茶叶良种覆盖高达98%以上,%为无性系品种。全市茶树主栽品种面积及分布区域:

①铁观音现有面积49.3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64%,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坪、祥华、感德、长坑、剑斗、虎邱等乡镇,永春县一都、横口、坑仔口、玉斗等乡镇,南安市眉山、向阳等乡镇及德化县的部分乡镇。

②毛蟹现有面积6.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8.03%,以单产高深得茶农喜爱,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大坪乡、龙门镇,其它各乡镇及永春县、德化县、南安市各产茶乡镇都有栽植。

③本山现有面积4.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5.45%,主要分布在安溪县的西坪、虎邱等乡镇及永春县、德化县、南安市各产茶乡镇都有栽植。

④黄金桂现有面积3.5万亩,占茶园总面积4.54%,是低海拔地区的主栽品种,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虎邱、金谷、参内等乡镇。

⑤佛手和闽南水仙为永春县特有品种,现有茶园面积佛手4.4万亩、水仙1.2万亩,各占茶园总面积5.7%、1.6%。分布在永春县的各乡镇,主要有苏坑、锦斗、坑仔口、湖洋、蓬壶等乡镇。

“三品一标”认证及品牌建设

近年来,我市通过无公害茶叶产地认证11.76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3家,27个产品,面积4.55万亩,产量吨;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企业13家,面积.8亩。有3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和南安石亭绿茶。通过QS认证企业有家,其中安溪县家,永春县8家。我市有中国驰名商标产品8枚:“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凤山”、“八马”、“三和”、“日春”、“泉岩”、“裕园”、“富源”等品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1个为“八马”品牌;省级名牌产品7个。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19家。

市场销售情况

全市从事茶叶销售人员10万多人,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开设“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专卖店。我市乌龙茶80%以上在国内销售,龙头企业以品牌作为质量保证,通过开设专卖店或发展加盟商,迅速占领国内各大中城市高中档茶叶市场,有的茶企业、茶商还开设茶叶网站,进行网上交易,多渠道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我市出口茶叶以色种茶为主,主要经泉州、厦门、福州等口岸出口,出口量在1.2万吨左右,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欧洲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创外汇多万美元。

日前,安溪开茶节成功举办。

随着开茶节的举办,

春茶进入大规模采摘阶段。

(来源:泉州市府办综合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fsyx/12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佛手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