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手
中药文化发展到今天
许多本草离开了药斗的桎梏
或制成茶饮
或用作桌案清供
清丽雅致
时间赋予了本草诸多奥义
今天,就我们一同认识
一味百变药材——佛手
佛手,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属于食药两用植物。
(注意此处的佛手不是蔬菜类的佛手瓜哦~)
佛手
果之仙品,世之奇卉
奇形异实
果实酷似手指,雅称佛手
状如人手
佛手长相另类,状如人手,惟妙惟肖。果实金黄,香气扑鼻,全株可入药,有“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美誉。
浙江金华
佛手主要分布于粤、川、江浙等省,其中浙江金华佛手品质优良,雅称“金佛手”。
产地分布
药用价值
佛手花开初夏,果熟隆冬,其果馨香异常,古人用其为香,以醒脾开胃。
《滇南本草》记载其“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本草纲目》中记录佛手“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佛手果中含有的柠檬油素、橙皮甙等化合物,具有止咳平喘、保护心血管系统等效。
药
yaoxiao
效
在中医药领域,佛手常与各种药材配伍,协同发挥药效。如与丝瓜络、橘络、枇杷叶配伍,可治疗痰多咳嗽。
舒肝理气行气止痛
宽中止痰健胃止吐
佛手
丝瓜络
橘络
批把叶
佛手还可治疗食欲不振。《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佛手、枳壳、生姜各3克,黄连1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佛手与生姜相配,有健脾和
胃,降逆止呕之效
除此之外,佛手还能制成中药饮片,提炼精油,或加工成佛手果脯、佛手饮料、佛手香橼含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这味古老的本草走向千家万户!
佛手
浮生雅趣,自在禅心
恬然茶香
佛手可观赏闻香,亦可入茶。佛手之香清冷悠远,冲泡时馥郁幽芳,沁人心脾,是习茶之人常备之佳品。
佛手
据清茶膳房档案记载
将梅花、佛手和松实三味
以干净雪水烹之
名曰“三清茶”
相传康熙皇帝经常饮用三清茶,到了乾隆时期这一习惯得以沿袭。乾隆帝还专门为此赋诗一首,并命人将诗句镌刻于特制的茶碗上,以彰喜爱。
乾隆御诗《三清茶》
桃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芬腴,三品殊清绝。
佛手茶香冉冉散逸,只有静心细品,才方可体味到这独一无二的君子之香。
窗前清供
佛手是清供常用元素之一。入冬时节,百花凋零,亦花亦果的佛手,正好给枯涩的冬日带来一丝清香生机。
在探春房中,有个紫檀架子上
置一大盘子,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红楼梦》
清.任熏
《灵芝佛手图》
佛手谐音“福寿”,寓意吉祥,旧时常被作为岁朝之时的供品。在明清时期的风俗画中时常可见佛手被置于条案、榻上小几上,或直接摆放于床帐中。
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
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汪曾祺《鉴赏家》
几枚小巧的娇黄佛手,端端供在小瓷碟中,置于窗边,可当真是一幅雅致的山窗清供图!
与禅结缘
佛手果实,其形仿如张开手指,故称“佛手”。因名如“佛祖之手”,常陈设于厅堂中,祛灾避祸。
禅意
佛手象征着勇气
它就像佛祖之手
能为人们抵挡灾厄
安抚烦躁不安的心灵
佛手常与莲花呈现于玉雕作品中,寓意步步生莲。传说释迦摩尼出生时便可行走,所到之处开出大片莲花。
佛手与莲花可以借指
不离不弃的夫妻
寓意夫妻好运不断
佛手本具宁静致远之气,但到了齐白石老先生的笔下,却平添了几分愉悦、恬美。
《佛手》
齐白石笔下的佛手,让人看来不禁轻松、快意。而数量上则取“五福临门”的祥瑞之意,独具匠心。
佛手寓意深远,由形到名,与禅结缘,并进一步延伸,象征祥瑞,融入民俗文化之中。
肃杀隆冬中
无论是煮一盅佛手汤
还是供一株雅趣佛手
皆妙至毫巅!
你知道哪一种植物叶片形似鸭掌吗?
科技之春第二期为你揭秘!
文案:张世娇黄雨婷陈荟宇
编辑:陈荟宇
海报:毕昕雨
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fszp/1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