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汪逢春先生(~),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汪先生热爱中医中药,倡导医药不分家,努力提携医学及药学后生,对中药有着深刻的理解。今天我们就跟着汪先生学习“鲜药”的相关知识,一定会受益!
文章推荐星级:
医生医学生:★★★★★
中医爱好者:★★★★★
非医伙伴们:★★★★☆
(日常的瓜果蔬菜肉蛋奶用得好,也是一帖良剂!)
汪逢春先生一生热心中医药事业,曾任国医职业分会会长,并在天安门内西朝房设施诊所,暨医学讲习会、中药讲习所等,尤其是后者,培养了不少老药工。
作为一个医生,开办诊所,讲习医术,本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涉猎药行,在当时较为罕见,难免有“舍己之田,耘人之田”之讥。
实际上自古医药不分家。医生手中的药物正如将领手下的士兵,只有亲之近之,熟知其特性,才能将其投入适合的战场,而稳操胜算。
汪先生的远见卓识,破除了当时医士药肆两不搭界之弊。他与西鹤年堂主人刘一峰,复泰参茸庄主人刘镜秋交谊甚笃。朋友交往之际,互相切磋交流,当是会晤时的重要话题。
01正因对药物功效性能的熟练掌握,汪先生在用药方面不拘一格,极具个性。体现在治疗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重视宣痹开郁,疏通三焦。
上焦则宣通肺气,喜用旋覆花、枇杷叶、嫩前胡;中焦则健运疏化,喜用鲜藿香、鲜佩兰、厚朴、吴萸、川连;下焦则通腑泄热,淡渗分消,喜用大黄、沉香、瓜蒌、泽泻、赤苓、通草。
二.重视调理脏腑,扶羸和中。
喜用干荷叶、北秫米、建神曲、法半夏、大红枣、稻谷麦芽、薏苡米、鸡内金等振奋胃气;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等益气健脾;银柴胡、沙参、黄芩、玉竹等养阴清肺;杜仲、狗脊等温补肝肾。
三.重视活络通经,喜用当归、白芍、秦艽、桑枝、丝瓜络、络石藤等柔养和络。
四.病愈或接近痊愈时,喜用滋阴清肺、芳香甘和之品,为病人度身制作,配制丸膏散剂,以善后调理。
02汪先生临床还善用鲜药,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汪先生临床善用鲜药,盖轻宣疏解药物,鲜品芳香之气较浓,化浊之力较强,且鲜品植物精汁丰富,芳香气全,先生认为暑湿及温病尤以鲜药为佳;动物当以新鲜不腐败者入药,其义亦不言而喻。
鲜苹果(连皮去核):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
鲜梨或鲜梨皮: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生者清热,熟者滋阴。梨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偏于上焦。
紫甜葡萄: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病,浮肿等。
鲜枇杷叶(布包):清肺化痰,和胃降逆。降逆下气宜生用,气下则火降痰顺。布包防毛戟喉。
鲜西瓜翠衣:清暑解热,止渴利尿。
鲜柠檬皮:疏滞健胃,行气止痛。鲜者芳香清透。
鲜柚子皮:化痰消食,下气快膈。鲜香调气。
鲜橘皮(去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鲜用减低其温燥之性。
鲜煨姜:解表散寒止呕。鲜用散寒力胜,煨用止呕力强。或用鲜姜皮行水,姜汁和中开胃。
鲜小萝卜:消积化痰,下气宽中。鲜者止消渴行气效好。
青葱须(酒洗净):散寒通阳,透达表里。
鲜荸荠:清热除痞,化痰消积。
鲜藕:清热散瘀,凉血止血。生用治时气烦热,吐衄不止;熟用健脾开胃。
鲜荷叶:清暑利湿,升阳止血。鲜者馨香气清,治暑热病头昏尤妙。
鲜荷梗:清热解暑,通气行水。鲜者通气性好。
鲜竹叶或鲜竹卷心:清心利尿,生津除烦。鲜品清透效良,卷心宁神清心作用较强。
鲜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治痰热多生用,止呕多姜汁炒用。
鲜竹沥:清热滑痰,镇惊通络。
鲜芦根(去节):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去节者,择去无效部分。
鲜茅根(去心节):清热生津,凉血利尿。去心节者,是去除无效部分。
鲜怀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鲜者凉血生津作用更强。
鲜菖蒲(九节者佳):开窍宁神,化湿和胃。鲜品芳香化湿力胜。
鲜佩兰:醒脾解暑,宣湿化浊。鲜佩兰除陈气,作用更佳。
鲜藿香:芳香解暑,化湿和中。
鲜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清香而不烈,鲜品尤无伤阴之弊。
鲜金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热。鲜品退热生津效佳。
鲜金斛露:为石斛鲜茎的蒸馏液。气味清淡,善养胃阴,除虚热,安神志。用于温病后期,真阴已亏,胃热不清者。
鸡子黄:滋阴润燥,养血息风。
新鲜海蜇头:清热化痰,消积润肠。
鲜獭肝:养阴除热,宁嗽止血。
鲜猪腰:和理肾气,通利膀胱。
鲜猪胰:益肺补脾,润燥涤垢。
人乳:补血润燥,止渴除烦。
新鲜紫河车:补精助阳,养血益气,补肺益肾。鲜者减少其有效成分之损失。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汪逢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绍重、刘晖桢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年4月。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fszy/1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