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与香橼一样,历史上都是摆果闻香的主角。昔日福州漆匠以佛手样式制作出香橼盘,精巧翘美,优雅藏香,妙趣横生。
最早出名的闻果是香橼,也就是具有较为强烈芳香的枸橼。香橼的主产地在福建、浙江、广东、四川等,在宋代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一带所产的香橼已成为贡品。香橼的香气属于冷香,需要在大盘中堆放一定数量才能达到芬芳满室的效果。因此,能摆放若干香橼的浅碟状果盘逐渐成为一种单独品类,被称作香橼盘。香橼盘的材质和形制多种多样,漆制仿生香橼盘颇受欢迎。
在福州漆制文房雅玩中,香橼盘是品级最高的一类。在《福州漆制香橼盘赏析》推文中,我们展现了万寿菊式、海棠式、莲花式、荷叶式、蕉叶式等大尺寸香橼盘。今年5月16日,日本出云拍卖株式会社上拍了《清佛手纹脱胎漆盘》(长23.5厘米、宽16.5厘米),为漆制香橼盘家族增添了新伙伴。由于漆艺在日本受到良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件拍品品相上乘,完好如初。
佛手,属于香橼的一个变种,最大的特点是长形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或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故名佛手。佛手不但以形取胜。香气也不输香橼,《本草纲目》曰:“佛手,虽味短而香芬大胜,置笥中,则数日香不歇”。南方有些地方至今还有摆设佛手的习惯,闽台一些寺庙也把佛手当做供果。
《清佛手纹脱胎漆盘》整器由薄料素髹而成,古铜色调中微微泛金,好似即将成熟的香橼果实,光彩富丽。如此色彩和质感都颇为真切的仿生佳作,恰如《中国美术》(商务印书馆年出版)所述“福建漆器,最为悦目。其质清莹,其面光滑,其凸起之花纹,精细绝伦”。
香橼盘造型构思奇巧,盘面主体为仿生香橼果实的剖面,从果实的中上部开始,直到尾端,分裂如掌,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盘下以枝梗和果实支撑,枝叶缠绕,组合完美。
香橼盘巧配5个小佛手果实,主角依盘而卧,正面左右两个立地为足,左上有一连枝果实,还有一个隐于盘侧后方。小佛手形状各异,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等,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在佛手式香橼盘上摆放香橼,更能体现出案头清供重在讲究格调、突出雅致,或许当初福州漆匠创作时也是这么考虑的。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系列回顾
福州漆制香橼盘赏析
一件不同寻常的福州漆器桃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