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医话:近视的防治要学会早发现(一)
佛手医话:近视如果仅仅戴眼镜,不做治疗的话真的就摘不掉了(二)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儿童的眼睛的生理特点和用眼习惯,本篇佛手中医将为大家介绍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方式和方法,我们在无数次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首先是中药精油结合点穴理筋明目按摩手法,将通过现代技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将中药中有效成分萃取出来的中草药精油(佛手中医的独家秘方哦),通过中医辨证调穴采用按摩手法作用于经络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补益肝肾之阴血、振奋阳气的作用,解除眼肌疲劳、恢复眼的调节功能。
中草药精油点穴理筋明目按摩手法:
1、及时放松长时间用眼后疲劳的眼部肌肉,通过中草药精油对眼眶的按压渗透穴位深层舒缓肌肉;
2、通过中草药精油对颈部肌肉和经络的渗透疏通来让更多的气血供应到头面部,让整个眼部组织得到更多营养的补充,增加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和恢复速度;
3、通过捏脊调正孩子脊柱的督脉和膀胱经,让孩子气血流畅,远离近视。
其次是眼部隔核桃壳灸,简称核桃灸,为隔物灸之一。指以核桃壳为隔垫物,上置艾炷施灸的方法。核桃壳补益肾气,具有抗菌生物活性,能清热解毒、补益肝肾、消肿止痒等。核桃灸是借助于艾灸温经通络的性质,疏通眼部经络然后配合益肝明目的药物来培补肝肾,以达到养血明目、明目退翳之功效。
早在清朝的《理渝骈文》提到:“凡肩背腰胁手臂腿膝环跳贴骨处疼痛,用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麝香、山甲末,裹核桃壳覆患处,正面作圈护住,上用荷叶遮盖以防火落,烧艾一二炷,觉热气入内即散。”可见核桃壳药性源远流长,早有隔物之功效。
佛手中医馆采用秘制药酒浸泡核桃壳,每于艾灸时于药酒中取出核桃壳,并于壳内涂裹上现配置的中药膏剂,通过艾灸的力量使两药充分融合并作用于眼周穴位,起到疏经活络,行气活血,补益肝肾之阴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加眼区营养,从而提高疗效。
第三种是中药提取液超声波雾化透皮吸收,通过超声波雾化机将中药提取液打成小分子雾化直接作用于眼周透皮吸收,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加眼区营养,可起到更好地疏通作用,并可降低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第四还会通过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汤剂及膏方口服。
佛手中医认为近视主要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气血失调,寒热不协导致。目前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原因是:1、用眼过度,电子产品聚焦,使长期肝血处于不足的状态。2、内伤饮食,如水果、牛奶、偏嗜肉类,导致脾胃受损,气血生成不旺,如同打仗,粮草不济。3、青少年反复感冒,导致外邪特别是寒邪内侵眼部,睫状肌也是肌肉肌腱组织,在中医属于筋(肝)的范畴,寒邪侵犯筋膜,引起抽筋,导致睫状肌收缩舒张障碍而近视。
总归以上所言,近视重在治“肝”,治肝之法,在于暖肝补肝,故而仲景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乌梅丸、菟丝子丸等为佛手中医常用治疗近视方。眼科名家陈达夫前辈也是从肝入手治疗近视眼,有一方分享如下:楮实子25克,菟丝子25克,茺蔚子18克,枸杞15克,木瓜15克,青皮15克,五味子6克,伸筋草25克,松节25克,水煎一日一剂,连服三个月。或上方各味药剂量加大十倍,研细末,制丸一次9克,每日服三次。可见前贤今人同谙此理,治疗近视不外“养肝”也。
西医治疗近视,从外部结构出发,人为改变焦距,手术治疗更是热闹一时,但潜在问题很多,且并不治本。如能早期中医干预,养肝驱寒,解除束缚筋膜柔韧性的问题,让筋膜恢复健康,弹力正常,何来近视之有呢?而一旦戴上眼睛,则终身难以摆脱。
中医治疗近视,手段多多,还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及配合程度给予针灸,耳穴压丸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所以在佛手中医这里,治疗近视有效率较高。有关近视的话题,欢迎大家来咨询。
咨询
I版权声明:○本文仅为普及中医知识,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I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佛手TCM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fsyf/1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