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州省中南部的惠水县
北邻贵阳,西及安顺
是民歌《好花红》的创作地
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
由于处于深石山区
土地资源匮乏
曾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而在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惠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究竟是何原因让惠水县摆脱了困扰多年的贫困标签?原来,看似不起眼的佛手瓜便是惠水县致富的“法宝”之一。
绿色生产造就生态品质走进贵州惠水县佛手瓜种植基地,你一定会对佛手瓜生长环境的纤尘不染感到惊喜。
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惠水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优越气候、稀薄的土壤、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是佛手瓜生长的绝佳条件。因这绝佳条件,惠水县将其作为深石山区的主导产业在全县推广,并在种植上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产业发展种植理念。
因此,与其他地方的佛手瓜不同,惠水佛手瓜形状更为饱满、色泽更为鲜亮、营养更为丰富。年,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佛手瓜基地成功入选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成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新标杆。
丰富产量造就可观收益通过多年发展,惠水县已经建成以好花红镇佛手瓜扶贫产业园为核心的贵州省最大佛手瓜种植基地。到了年,全县发展佛手瓜种植达1.6万亩,盛果期可日产吨以上,年产量达4.8万吨,实现产值约万元。
在此基础上,惠水人配套建设佛手瓜加工生产线,佛手瓜面条、酱菜等系列加工制品,有效延长了佛手瓜产业链条。这些产品在满足了人们味蕾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山地特色农业的附加值。
优良品质踏遍祖国山川针对佛手瓜的销售,惠水县专门成立了县绿色农产品销售专班,搭建了佛手瓜销售平台,完善“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机制,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惠水佛手瓜凭其优越的生态品质在竞争激烈的蔬菜市场夺得了一席之地。
目前,佛手瓜不仅进驻惠民生鲜、地利生鲜、合力超市等连锁商超,还依托对口帮扶项目销往“两广”市场,借力大数据优势启动线上销售销往全国市场。如今,惠水佛手瓜的足迹已经踏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河南等地。
不仅如此,年9月,惠水县就研究发展佛手瓜产业这一过程进行了全球直播。拉丁美洲的16个国家通过网络视频连线观看,惠水佛手瓜完成了国际舞台的首次亮相,网上点击量逾10亿次。
同年,惠水佛手瓜乘着黔货出山进军营的列车走进了军营部队,和贵州众多营养丰富的农产品一起成为部队官兵的盘中餐。
优越的原生态环境
以打造生态产业、产业生态
为主旨的发展理念
造就了佛手瓜独一无二的优良品质
当“拥军”和“扶贫”双向合力
惠水佛手瓜
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餐桌美食
而是军民协力
振兴乡村的法宝
架起军民融合心连心的鱼水桥
黔货出山进军营-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