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手 > 药用佛手 > 正文 > 正文

来看这些隐于济南的非遗手工艺人文化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0 14:34:08
<

新黄河记者:刘杰

今年8月初,济南非遗手工技能大赛启动。坐拥老城区的历下区,有着非遗艺人集聚的天然优势,本次非遗技能大赛历下区就有不少参赛选手,有人自创了非遗品牌,有人不断研究新材料推动非遗传承,还有人以学非遗为乐,人生因此而丰富起来。

隋秀云的参赛作品是《福寿三多》的剪纸。其中主花是桃子、石榴、佛手;配花是蝙蝠、牡丹花、古钱。隋秀云说,桃子古人作为长寿的象征,石榴籽多,民间常用来寓意子孙多,佛手的佛意味着神佛、又与福谐音有幸福的寓意。配花蝙蝠取其谐音寓意幸福、福气。牡丹花象征富贵、吉祥、昌盛。古钱寓意双全、十全、福在眼前。桃子、石榴和佛手在民间为三大吉祥果,三果组合即为福寿三多,其内涵是多子(石榴)、多福(佛手)、多寿(桃子)。“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也祝愿百姓生活丰衣足食,日子越过越红火。

隋秀云是济南"小香山"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也是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会员。她从事传统剪纸多年,以传统剪纸技艺和方法为主。她长期义务传承民俗剪纸文化,经常在老年公寓、军区干休所、学校、幼儿园、社区等进行公益活动,让剪纸走近更多人群。

于邦华的参赛作品是《荷蟹图》,秋日的荷花和螃蟹,是这个时节特有的意向,又因为谐音“和谐”,自带美好寓意。于邦华母亲擅长女红,耳濡目染,对刺绣非常热爱。后师从省大师崔丽娟老师学习鲁绣,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和比赛。从至今,每年都获得省工艺美术博览会金银奖,还获得中国“百花杯”工艺美术博览会铜奖。作品被济南博物馆、济南非遗中心、香港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而今,她也自创了“沉水香”刺绣品牌,吸引了各地顾客慕名前来定制作品。

济南刻瓷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单孟渤,带来的参赛作品是齐鲁圣贤(6件套),是在30x60厘米的黑釉瓷板上雕刻而成,是他近年来创作的具有山东和济南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的作品,目的在于宣传和体现齐鲁文化,讲好泉城故事。齐鲁大地历史上涌现众多圣贤名士,凸显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在泉城广场东侧长廊里,矗立着十二尊历史名人的石雕像,单孟渤以这些石雕像为素材,创作了这组齐鲁圣贤系列刻瓷作品,他说,这组作品计划十二件,其余六件还在精心制作中。

他告诉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自己参赛的瓷板雕刻系列作品,其材料是极为普通的装修装饰材料瓷砖,相对于传统的瓷盘、花瓶等材料价格更便宜,花色、尺寸、形状更多样化。对于传统的刻瓷艺术在刻瓷的创作理念、新材料的大胆使用、雕刻工具和雕刻技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对刻瓷艺术的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对刻瓷艺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启发性。

参赛者张延诚本人对历史传统文化特别有兴趣,喜欢动手制作拓片,锦灰堆手工艺品。本次参赛带来了传统文化锦灰堆拓片扇面,扇面由各个时期的秦砖、汉瓦等残片等拓制而成。

卓瑛是一名90后参赛选手,曾留学法国学习油画,毕业回国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创立葫芦针刺作画工艺,本次参赛作品就是一组葫芦针刺作品,其中葫芦与千里江山图的“混搭”别有特色。

张慧是历下区传统口金包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她的参赛作品是盘扣艺术《涅槃》。寓意着一代代传承人背负着责任与使命,“承传统技艺,扬盛世工美”。

编辑:周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shoua.com/yyfs/19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佛手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