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幺铺镇三合村紧紧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总体思路,抓好产业选择,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佛手瓜等蔬菜产业,带动群众稳定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幺铺镇三合村蔬菜大棚里,村民白辉秀要赶在10点前完成佛手瓜尖的采摘,她眼到之处,手起手落,佛手瓜尖被绑成一捆一捆的,放入箩筐。
幺铺镇三合村村民白辉秀说:“我们来这里务工,可以赚钱贴补家用,即使是起早贪黑也比自己在家里面做好得多。”
现在,基地大棚里佛手瓜长势喜人,村民们每天都要对佛手瓜尖进行采摘。
同白辉秀一样,家住附近的赵良芬同样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成果。每天,在大棚里采摘蔬菜、务工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赵良芬说:“我们在这里面务工,10块钱一个小时,我挣了不少的钱,政府关心我们,所以我们土地流转也得钱。我们都老了,出去也不能赚钱了,就在大棚里赚钱挺好的。”
据介绍,佛手瓜投资成本较低,一年种植、多年采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产值相对较高、种植和管理技术要求相对低、当年种植当年有收益等特点,亩产可达至公斤。
“佛手瓜尖,投资少,种一年可以收三年,利润来得快,收入也好,今年种了,明年后年三年都不用投资,采收就行,市价也好,很好卖。”幺铺镇三合村副主任吴国忠说道。
为了解决销路问题,基地还与企业签订生产订单,按照不低于当日市场价进行保底回收。
吴国忠对记者说:“我们和食品厂的老板是对接好了的,保底回收价。如果哪里市价要稍微偏高一点,给老百姓多增加点收入的话,我们就往哪里销,销路都不愁的。”
近年来,幺铺镇三合村按照“产业布局在村,打工不用出村,增收就在本村”的发展思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共种植40亩大棚蔬菜,解决了20余名劳动力用工问题;花椒种植70余亩;种植土豆75亩,涉及农户60余户,有效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大棚里面是比较保温的,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产销,我们的贫困户,每人每个月的工资都达到到元。刚增加的连体大棚,栽种了30多亩的青菜,也带动流转土地的百姓,每天都有10到20人在里面务工。”吴国忠说道。
记者:章爽爽陈良琼
编辑:胡岢妍
审核:陈良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